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I_SHOP
媒体聚焦  Press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


近年来,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都争做改革先锋,跑出“加速度”,以求深水突围。


在诸多实践中,珠海一家市属国企的身影脱颖而出:从推进格力电器“混改”落地,到踊跃组建和参投产业基金,再到奋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格力集团的改革之变,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格力集团改革的逻辑是什么?改革之力如何助推珠海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珠海加速构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道路上,格力集团还将扮演何种角色?这是一家国有企业披荆斩棘、浴火重生的蝶变之路,也是一座城市向实而行、乘势而上赢取发展主动权的探索历程。


坚持“产业第一”工作总抓手,日前珠海正式吹响了产业发展攻坚战的总号角。作为全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格力集团也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以“资本运营+产业投资+产业引进+载体建设+服务运营”为主线,在珠海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的新征程中主动作为、勇当尖兵,助推珠海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投引结合

推动40多个产业项目落地



4月22日,格力集团投资企业——和美精艺半导体富山IC载板生产基地在珠海奠基。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2024年投产,将为珠海做强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一个月前,由格力集团携手闻泰科技共同打造的光电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得尔塔产业园(一期)完成封顶。该项目将打造成“珠海智造”新标杆,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超百亿元。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如今珠海许多重大产业项目背后,都涌现着格力集团的身影——坚持“以投促引”延链补链强链、“以投促产”赋能本土企业壮大,格力集团已成为珠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和美精艺半导体富山IC载板生产基地建设中



▲格力集团携手闻泰科技共同打造得尔塔产业园(一期)加速建设中


2017年以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力集团以“直接投资+基金投资”的组合方式,累计投资产业项目达355个,总投资超310亿元。


其中,秉承不以牺牲国有资产利益、政府财政、土地等资源换取一时导入的原则,格力集团创新“战投+迁址”投引协同模式,成功为珠海引进42个产业项目,新增总投资超213亿元,包括多家细分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种子选手:


——合计投资7.21亿元推动上市公司新亚制程和阳普医疗将总部分别迁址珠海高新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创市属国企引进上市公司总部的先例;



▲新亚电子制程(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动港股上市公司开拓药业入驻珠海国际健康港,为珠海引进大批生物医药高端人才,未来在珠海返投金额将不少于1亿美元;


▲开拓药业位于珠海国际健康港的办公及研发基地

——助力长园集团持续拓宽在珠布局,已在珠海形成了年产值逾30亿元、超4300名职工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长园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

——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导入芯耀辉、芯动科技、香雪生命科学(广东)等22家企业总部和下属企业……

▲芯耀辉荣获2022中国IC风云榜“年度IC独角兽奖”

推动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的同时,格力集团也高度关注珠海本土企业的发展,累计投资约51亿元,支持34家本土企业做优做强。在其全方位赋能下,大批珠海企业成功增资扩产、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其中,珠海冠宇、炬芯科技先后成为珠海科创板第一股和第二股;英搏尔、纳思达、上富股份等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行业排头兵;欧比特、玉柴船动、龙丰铜管等顺利理顺管理机制,摆脱经营困境,扎稳发展根基。






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之外,格力集团也坚持以大格局持续放大国资带动效应。其携手深创投、华润资本、小米、中国电科、广发信德等头部机构,打造了总规模超560亿元、总数达29支的产业基金集群。其中,13支基金落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基金规模超330亿元,为合作区建设贡献了格力力量。



载体升级

打造特色产城融合现代化园区



在产业投资如火如荼进行之时,一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格力集团面前:高质量产业园区的缺乏,导致珠海产业承载能力较弱,甚至出现了部分招引项目无法落地的矛盾。


如何破局?格力集团深知,兴产业,必须要有一批以标准厂房和“工业上楼”为核心,功能完善、业态融合的产城融合载体。


2017年起格力集团超前布局,率先启动总投资超65亿元、总计容建面超50万平方米的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项目,吹响了“产业空间拓展行动”的冲锋号。


该项目从规划之初就定位服务产业发展的产城融合新载体,建成后将提供超2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工业上楼”面积,并配有近20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住宅、公寓、商业、酒店等高品质产业配套,成为珠海主城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


目前,启动区一期项目格创·集城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预计2023年6月竣工,将成为珠海首个具有完善产业生态和服务配套的智慧型产业园区,为主城区提供超15万平方米的生产用房及研发空间;二期项目漫舒·溪里也已开工,将建设集文化创新、旅游休闲、商务办公、酒店商业、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配套基地。


▲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项目效果图


除了载体建设,聚焦产城融合,格力集团还积极参与格创·龙蟠坊、三溪小学及幼儿园、邻里中心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城市更新及综合开发路径。


▲格创·龙蟠坊效果图


近日,珠海市召开产业发展大会,传递出产业强市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会后,格力集团按照产业发展大会“实施园区提升攻坚行动,做强做优产业发展平台”有关部署,积极与香洲区、金湾区、高新区、鹤洲新区(筹)等行政区、功能区密切对接,积极争取各区产业熟地,谋划火速启动标准厂房建设,确保实现“拿地即开工”,力争再造一批集聚发展、协作互补、特色鲜明的产城融合现代化园区,为珠海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标兵

围绕产业做好改革发展大文章



近日,格力集团在全省40余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广东省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提升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称号,成为唯一上榜的珠海市属国企。


改革,是格力集团37年发展史中绕不开的关键词。特别是2016年底启动“二次创业”以来,格力集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强化战略引领,准确把握改革关键环节,翻开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日新日进,不负韶华。“十三五”期间,格力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持续增长,营业总收入突破6700亿元、净利润1100亿元,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目标。


自2019年启动格力电器股转工作以来,格力集团积极克服因优质资产剥离造成的不利影响,持续探索业务创新增长点,成功维系集团AAA主体信用评级,各项财务指标稳步改善。截至2022年一季度,集团总资产达730亿元,净资产超400亿元,整体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改革的背后,除了自身破解“空心化”难题、谋求转型的需要,还有珠海城市发展的需要。


2021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出台。同月,珠海市政府明确格力集团正式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以“奋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为目标,格力集团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资本运营+产业投资+产业引进+载体建设+服务运营”为主线的“资本+创新+产业+建设+运营”五位一体综合格局,开启与城市共同跨越的新征程。


“未来五年,格力集团将围绕‘产业’这个关键词做好改革发展的大文章,助力珠海把稳产业第一‘方向舵’。”格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乐伟表示,格力集团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转型的创新实践中勇挑重担,并依托自身在国企改革创新中积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珠海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美好蓝图

打造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4月25日,珠海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将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0000亿元。


“大会牢牢抓住了产业第一的‘牛鼻子’,提出了各项切实促进珠海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周乐伟表示,作为珠海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格力集团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一方面,通过高质量产业投资助力珠海做大四大主导产业、做强三大优势产业,“投引结合”为珠海引进更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同时重点投向珠海优质企业,赋能本土存量企业做优做强。


另一方面,将加快推进产业空间拓展行动,积极推广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开发建设经验,力争高规格、高效率打造格创·集城等一批功能齐备、业态融合的产业发展载体,为优势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助推珠海加快现代产业链有效构建和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是格力集团奋力打造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攻坚之年。


周乐伟表示,格力集团要始终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主线,坚持将国企党建、投引联动、产业载体建设、产业空间再造、产业服务运营、内控管理作为抓手,全力提升产业投资、建设投资、城市更新、服务运营等业务能力,强化板块协同优势和“投、建、运”高耦合业务体系,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形成围绕战略控股上市公司的完整产业链布局,着力配合工业投资倍增计划、工业园区配套投入倍增计划实施,助力珠海筑牢实体经济底盘。


展望“十四五”,周乐伟表示,作为与特区共生共荣的龙头国企,格力集团要再次勇当市属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尖兵,锚定“打造与珠海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相匹配的、能够代表珠海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竞争的国内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目标,推动“五位一体”战略向“1234N”战略体系全面升级,坚定走好新时期深化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赶考之路,实现下一个五年的精彩蝶变。




奋进故事

珠海主城区迎来首个产城融合项目



建设工地上,一辆辆泥头车往来穿梭,一栋栋楼宇拔节生长;产业招商中心内,前来参观考察的客商和企业代表坐在宽敞的大厅中等候洽谈……走进由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三溪科创小镇格创·集城项目,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溪科创小镇格创·集城项目施工现场


4月28日,格创·集城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珠海主城区首个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作为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一期项目,格创·集城总计容面积约21.44万平方米,预计于2023年6月竣工,建成后将助力三溪科创小镇构建产城融合新标杆、产业发展新高地。


项目定位为珠海首个具有完善产业生态和服务配套的智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有一座研发办公以及轻生产大平层、工业上楼、研发配套楼,并配有高级人才公寓、商业等产业配套,可提供超15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空间及生产用房,将重点引进光电、5G+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三大产业。


▲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一期项目——格创·集城


格力集团紧扣“产业第一”发展理念,自项目2020年3月动工以来,积极与市区各单位密切沟通联络,合力推进项目投资建设进程,为三溪科创小镇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热潮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约8.49亿元,其中2022年已完成投资约1.3亿元,约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0%。产招中心于4月19日正式开放,目前在谈拟入驻企业超过80家,包括大介入医学创新中心、中兴系统集成等一批国家级重点企业,已明确高达30万平方米的生产及办公研发用房面积需求。


▲格创·集城产招中心


与此同时,由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启动区二期项目——漫舒·溪里已于4月19日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近28亿元,总计容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定位综合产业配套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凤凰山自然资源及简氏宗祠、苏曼殊故居等人文资源,将建设集文化创新、旅游休闲、商务办公、酒店商业、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配套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招商吸引力,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和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谷。


▲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二期项目——漫舒·溪里




五年掠影



  • “十三五”期间,格力集团营业总收入突破6700亿元、净利润1100亿元;归属国有净利润377.6亿元;上缴税费678.17亿元;上缴国资收益43.52亿元;非上市业务板块营收年均增长18.87%、净利润年均增长98.08%。


  • 2020年格力电器股转完成后,格力集团在承压中积极奋进,截至2022年一季度,集团总资产730.89亿元、净资产400.49亿元;完成营收10.62亿元,同比增长15.67%;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40.12%;资产负债率45.20%,为“十四五”开拓新局奠定坚实基础。


  • 2017年以来,格力集团以“直接投资+基金投资”的组合方式,累计投资产业项目355个,总投资超310亿元。


  • 通过创新“战投+迁址”投引协同模式,成功为珠海引进42个产业项目,新增总投资超213亿元。


  • 累计投资约51亿元,支持34家本土企业做优做强。


  • 以联合组建、参投产业基金等方式,打造了总规模超560亿元、总数达29支的产业基金集群,其中落户珠海基金18支、规模超340亿元。